怎样读诗
发布时间:2019-10-18 17:34:15 浏览次数:602

诗词表达的是诗人心中细腻、独特的感受。《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人通过“意象”,将心中无法言说的感受,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诗的篇幅是简短,但诗的内涵却是无比丰富的。如果仅仅是文句理解,不仅不能理解诗,甚至会把诗的独特的韵味完全丧失掉。

突破方法,首先离不开读。怎样读诗,是古诗词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不仅是“书读百遍”明义的需要,也是体悟诗情,深入诗境,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音律美的需要。

可是,问题不是读诗的重要性,而是如何去读,尤其是小学如何去教学生读诗?黄玲玲老师做法很值得借鉴。她设计了三个有关的朗读的标准:

1、自由读词,ppt出示朗读的评价层次

1、借助拼音读得字正腔圆;

2、借助拼音读得字正腔圆,通顺流利;

3、借助拼音读得字正腔圆,通顺流利,并能读出节奏。

这样的设计为朗读提供了具体的评价量规,或者说是评价的标准,使学习任务变得明确,这也是目前在各类公开课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就这样直白白的放在大屏幕上,再读两遍,学生就会读诗了呢?当然是不可能的,还需老师的引导,关键是老师的引导!

一般老师的做法是:

(1)认读生字

(2)检查正音

(3)老师范读,读出节奏。

从教学效果上看,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学生都能基本上达到了第三层次朗读。但是这样的方式,是否就完成诗歌的朗读了呢?我认为是不够的,仔细剖析,不难发现只是完成朗读的教学基本任务:扫清字词,读通读顺。其中虽然有读出诗的节奏的安排,也是必要的,但是读出节奏,却不意味着读好了诗。

朗读还应有第四个层次:就一般文章而言是读出感情;就诗歌而言是读出诗特有的韵味。要读出诗的韵味,就涉及诗歌意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