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起步也精彩
发布时间:2013-3-7 23:09:40 浏览次数:578

 

习作,起步也精彩

南昌市邮政路小学  肖杨菁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任务。

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乐于表达。那么要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一、融入生活,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 

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转事物的仔细观察。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膊,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

       今年初,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雪,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我就领着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进行观察、体会。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教室体会。上课了,学生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学生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方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二、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这还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既可学到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还可陶冶情操,促发创作灵感;报刊杂志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材源;阅读方法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名篇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读和思便相结合。读书要求学生要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 
       
如果学生有了材料,那选材是相当重要的。只有选材新,才能写出创新的作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选择好的材料则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一篇作文的材料选择得有特色、有新意,对读者来说,就会啧啧称赞,对作者也会刮目相看,更能吸引读者往下看。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意思是说书读多了,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精采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取之精华的作文基本功。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会使文章增色生辉。书山学海写作素材,学之以恒,取之不竭。

四、加强训练,把握素材
        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还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语言、知识、思想、认识、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材料积蓄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各项能力进行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先现象后本质的原则,例如要训练学生认识能力,第一步可训练他们怎样认识事件的开始、发展、结果的全过程,第二步再训练他们去认识事物的重点和细节: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先练习,再练段、练篇,最后达到完整、规范、生动、色彩分明。做到有条不紊,逐步发展。

五、动笔勤写,用好素材 

仅凭日记和单元作文,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小练笔的有效地补充了这方面的不足。小练笔的形式有多种,如写读后感受,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详化、延伸和仿写精彩片断等。小练笔为习作练习开辟了另一阵地,为学生抒写感受和见闻提供了另一空间,为习作内容增添了无限精彩。

1.续编童话故事,放飞想象的翅膀。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课标》将充满意趣的想象作文,列为小学生习作的样式,开辟了学生自由作文的重要途径,丰富了学生的作文题材,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续编童话故事,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如学完《陶罐和铁罐》后,学生对铁罐的遭遇充满同情。我趁热打铁,启发学生想象:在铁罐的身上,你想到了什么?如果人们掘到了铁罐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来续编下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新的结局,构思新的情节。于是在学生们的笔下,铁罐有了精彩离奇的人生。学生鲜活的思想融进了很多童心、童趣、童真,抒写着他们精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读写结合,丰富了习作练习的内容。

2.结合学习情境,仿写创编诗歌。《课标》提倡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词中的名篇佳作,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国粹,诗歌的语言美、形式美和韵律美,对于学生丰富语言、提高语文水平大有益处。让学生结合学习情境,仿写创编诗歌,是小练笔的一种有效形式。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自从教三年级开始,我坚持让学生背诵《课标》推荐的古诗词,并向学生渗透学以致用的观念,把各种特殊时间如节日,作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背相应的诗歌,并仿写或创编诗歌。但诗歌的一些严格的格式如对偶、押韵等则不用太讲究。如一年四季到来时,让学生背诵与四季有关的诗歌,如春天时让学生背《春日》、《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并根据观察到的春天景色仿写一首。学习课文时,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编写成诗句,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共同完成板书。

期未给学生写操行评语时,先让学生用打油诗的形式自评,我则在他们的草稿上修改,师生共同完成评语。如刘逸宸的自评书法竞赛二等奖,考试成绩排老三。经常沉浸在书海,动画片也勾我心。争取身高胜姚明,年年夺取三好生(片断)。能让学生诗兴大发的学习情境还有很多,可以说生活就是。实践证明,有了表达形式上的借鉴,学生才会对作文感兴趣,才有创作的美感。现在,我班的学生很喜欢在他们的习作中插入一首,以期获得锦上添花之效。当然,这些免不了幼稚,免不了缺乏逻辑,但有表达形式的模仿和创新,有表达的欲望和热情,这不正是习作起步阶段我们想看到的乐于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吗?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捷克诗人塞费尔特曾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过写作是因为感到自由,感到欢乐。建构新型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才会对写作充满兴趣,才会自由不受束缚,他们的作品才会精彩无限。只要指导方法得当,其实,习作的起步,也可以这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