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熊佳
发布时间:2013-4-11 10:04:20 浏览次数:613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南昌市邮政路小学 三年级组 熊佳

【教材简析】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知识、能力目标】
1.会写“辫”、“仰”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3.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文能力,丰富语文素养。

【人文教育目标】
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 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是如何爬上天都峰顶的。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开始,通过播放天都峰的视频,让学生对天都峰有深刻的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天都峰的险要。我指导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边看边想,把课文中的描写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再通过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难以攀登,令人望而生畏;读出“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据据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两个重要的问题:(l)课文是怎样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就是本篇课文的重、难点和学习思路。在刚进入课文的学习后,就用课件出示这两个研究问题。这样,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专题研究法”。这样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究中心的兴趣,有利于促进主体性发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爬天都峰(齐读)

2.看天都峰资料袋

3.天都峰是著名旅游风景区黄山的一座山峰,它以“高”和“险”著称于世。文中的小作者和一位老爷爷互相鼓励,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在爬山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样克服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3课。(板书:“我”、老爷爷)

  • 复习字词  理清思路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陡坡   铁链    发颤  攀登

鲫鱼  笑呵呵   辫子  仰起

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回顾课文,归纳段落。

课件出示:
      爬天都峰前(1-5)
       ↓
        爬天都峰(6—7)
       ↓
        爬天都峰后(8—10)
 过渡:经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我们对课文的叙述顺序有了这样一个了解。1-5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事、6-7段是写爬天都峰的过程、8-10段是写爬上天都峰之后的事。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把10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现在我们来分别学习课文有关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 探索交流

1、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播放黄山视频,还有很多同学没去过黄山,想看看天都峰是什么样的吗?请大家看屏幕:

你看到的的天都峰是什么样的?(板书:高、陡)

(3)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陡呢!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就描写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请大家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或者词语。(学生回答时先说句子再说对词语的理解)

 师生交流后明确:

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从哪里可以看出天都峰非常高?(在云彩上面)

指名读出山峰的高耸,男生读

②“我爬得上去吗?”这句话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这句话写的是对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怀疑,也衬托了天都峰的高。

③“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石级:石砌台阶。

哪些词写出了天都峰的陡峭?(笔陡、挂、发颤)因为“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近义词是陡峭,形容险峻而不平坦的山体。(看陡峭的天都峰图片)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平坦、平缓)

这种坡度陡峭到让人发颤,请问发颤什么意思?(发抖)这种发抖是因为冷吗?(不是)而是因为(害怕天都峰的陡)

指名读出石级的陡峭、女生读

(4)结合图片,直观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咱们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天都峰太难爬了,第一是高,第二是陡,第三看着就让人心里发颤。你看,这些困难摆在面前,我们读这一小段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看着这样的图去读这样的语句。读这样的语句就把这样的困难表达出来,试一试。(评价:你看,你这样读,困难就摆在我们面前,看我们有没有这个决心克服这个困难。)

天都峰又高又陡,让人发颤,怪不得小作者要问自己(我爬得上去吗?)板书:犹豫

全班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好第二段,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吧!

(5)这段真美,我们把它积累下来,抄写时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让我们一起把自己写的句子读一读。

(6)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接着,我们再往下看,就在小朋友站在天都峰、天险面前心里发颤的时候,背后有个老爷爷和小朋友聊起来了。自读3-5段,告诉我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

通过对老爷爷的描写,可见他年岁已经非常大了。如果是你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来爬这陡峭的天都峰,你会说些什么?又会想些什么?(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不再犹豫,也要爬上天都峰。)老爷爷那么大年纪都来爬天都峰,我也得往上爬呀!那老爷爷呢?看见那么小的小女孩爬天都峰,他会怎么想?(那么小年纪就敢爬这么高、这么险的山峰,我也要和她一样爬上去。)因此,她和老爷爷都说出了同样的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自己和别人在做同一件事情时就可以用也。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是不是就该把小朋友暗暗地有了勇气,和老爷爷暗暗地爬上峰顶,这样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呀!你来试一试学着小朋友的语气,学着老爷爷的语气,看看你读得好不好。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①同座分角色试读。

 ②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

4.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当大家都有了勇气爬天都峰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各自努力的,所以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生: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板书:奋力、终于)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想象一下每个人是怎样克服困难爬山,然后才有现在的结果。爬上来了,有前面的困难,有大家克服困难的勇气,并且有克服困难的行动,才有现在的结果,所以这里用终于来连接前面和后面的语言。

(2)自读6-7段,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爬、攀、爬)(

(3)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从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动词的运用十分准确。)

(4)引导想象,使用句式“一会儿……一会儿……”练写片段。

读到这儿,我们来想象一下,小朋友爬山的时候怎么爬呀?课文的第六小段有几句这样的话告诉我们她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像小猴子一样爬山,语言不多,作者用一个句式把这一连串动作连起来,我们也来向他学习,你可以根据这样的语言提示把它变成画面,想象小孩子在爬山时怎么爬?然后再想象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又会是如何爬的呢?他肯定不会手脚并用,像小猴子一样。他会遇到什么困难?他可能会怎么爬呢?还有小女孩的爸爸又会怎么爬呢?还有其他的游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爬山的动作,都会有自己爬山的勇气。小朋友,赶快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你也爬过天都峰,用你的想象和你爬山的具体实践来把课文中缺少的内容补充上去,看谁说得最好!

5.学习八、九、十自然段

(一)出示第二次对话: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过渡:当他们爬到山顶以后,老爷爷感谢小姑娘,小姑娘感谢老爷爷。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

思考:(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2)“居然”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用上“居然”有什么好处?

 明确:“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词能使我们感到爬天都峰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4)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① 同座分角色试读。

 ②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

(二)出示爸爸的话: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汲取就是吸取的意思,想想他们从对方身上汲取了什么力量呢?(勇气、信心)板书:汲取

(3)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互相鼓励,你在平时有这样的体会吗?

四、联系实际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呢?讨论交流。

1、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2、爬山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做好自我保护。

小结:我们结合课文,结合老爷爷和小姑娘爬山的过程,发现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值得自己来吸取,那么每个人的进步,每个人的提高也是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给的推进力量才能够有进步和提高的。小朋友,爬山是这样,日常生活、学习也是这样。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了这样的道理,那就比一比谁进步的最快,谁最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来变成自己进步的力量。

【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终于
             ↑

  奋力
             ↑

“我”→汲取←老爷爷

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