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课的预设与生成
发布时间:2014-10-16 9:41:42 浏览次数:506

内容提要:新课程非常关注并提倡课堂动态生成,因此,课前的教案就围绕“动态生成”设计多种预设等,以此希望课堂显灵动,出奇效,认为这样的语文课才具有了生命的气息与情趣。针对这一问题,我就语文课前的预设、课堂中的生成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   预设     生成

案例回顾:那是一节识字活动课,上课的内容主要是教一年级的学生认识一些独体字。课前,上课的胡老师在教案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环节:即是让学生在已认识的“口”字上加一笔成为独体字“日”、“中”后,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一种识字方法。结果,课堂上竟出现了事前没有预料的情况。

在学生回答完“口”字加一笔成为“中”“日”字,并可以分别组成词语“中国”“日子”等词语后,课堂上仍有一只小手高高的举起,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老师,我还知道它加一笔变成什么字?”当时的胡老师脸上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请了那位学生回答。

那位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口’字加一笔还可以成为‘曰’字。”

老师一听,当即肯定将“曰”板书在黑板上,并问学生:“你是从哪认识这个字的?”

学生回答:“我是从我爸爸的的古文书中看到后,爸爸教我认识的。”

老师一听非常高兴地赞扬道:“你真是个细心、爱学习的好孩子。其实,生活就是我们最好的课堂,我们其他的同学应该像他一样留心生活,让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各种渠道来认识生字。”

那孩子一听完,接着说:“老师,我还知道‘口’加两笔可以成为‘由’, ‘由于’。”

老师一听,欣喜若狂,说:“对,你真棒,还有哪位同学知道‘口’加两笔可以成为哪些字?”

学生听了,纷纷举手。

……

显然,课堂上那孩子的回答,老师课前并没有预设到,但是,老师却能及时把握住那些非预见性的意外情况,巧妙地将那些不和谐的“音符”,转化为课堂教学主旋律的“辅助音符”,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见,课堂的生成是一种及时性的,非预见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预设的,正是这“无法预约的精彩”, 促进学生学习情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文学素养等在课堂上的有机生成。

   我们追求的原本就是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的课,那么,如何进行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呢?

    一、重视课前预设

课堂是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本体、媒体等的关系随时都处于不断变化转换之中,面对这个复杂的过程,如果课前没有一个精心设计、周密安排的教学方案,那课会上成什么样,真是难以想象。《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就是为了课堂的有效生成要精心预设教案吗?古语又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设的重要性。   

那该怎样预设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做好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越深入越好。只有自己有了对文本的一番深切感悟,一番真情感动,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引导者。只有有了一番钻研,教师才能有效地把握文本所要表达的含义,才能知道文本的重点、难点和语言特点,才能拓展相关的教学资源。

其次,精心预设教案。预设的重点应该落在文本的重、难点处。因为这些地方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需要多元解读,可以预设学生学习的多种可能性或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如:教学《三个儿子》一课,重点、难点是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老爷爷的话幽默而深刻。课文的基本意义是让学生领悟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让学生体悟妈妈提水的辛劳,懂得帮妈妈提水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的表现。要多元解读,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这样一种理解,还得作这种预设:老爷爷的话里似乎批评了翻跟斗、唱歌的儿子,你们是怎样想的呢?从教学实践看,却有学生认为‘翻跟斗、唱歌’是为妈妈表演,可以消除妈妈的疲劳,他们也是好儿子。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让学生思考:你们对三位打水的的妈妈有什么话要说呢?从而体验妈妈劳动的辛劳,懂得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总的来说,预设教案要有弹性,要疏密有致,动静结合。

此外,我们还应该对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估测,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库,以备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教学中才能从容应对,收放自如,使课堂出现“神来之笔”,使教学环节的断裂之处生成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璀璨花朵。

    二、注重细节 把握课堂生成

教师要善于捕捉动态资源,“教学就是即兴创作。”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辨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做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继而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如上则案例中的胡老师,抓住学生回答这一巧妙契机,依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顺其自然地引导了学生从“口”字认识了另外一组独体字。那一刻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他们在语文世界尽情地畅游,真情地对话了文本,真实地展示了自我。

教师的顺学而导,学导结合,要让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彰显。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他们学习需求的反映和探究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时机。如:观看一位老师在教《天游峰的的扫路人》一文,教师进行课文范读时,把“多”的字音读成“都”,被学生指了出来。老师急忙让学生范读几遍,自己很谦虚地跟着学,并趁此机会师生共同练习朗读。最后还称这位学生是“一字之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显然,这是意料之外的,不是教学本课之前教师能“备”得到的,却是教师心里的预设,是教师对课堂细节的处理。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着智慧。对细节的处理,既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杆”,更是测定好课的“天平”。

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就是一个“磁场”,一个“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磁场而在这个磁场中,“生成”是有机的、开放的; 是对“文本”的超越,但不是丢弃“文本”去任意拓展;是发自于“丰富和发展学生语言”这一本源;是教师高水平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与创造热情擦出的火花。

“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语文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