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文”而教 教出特色
发布时间:2020-2-17 23:06:05 浏览次数:650

卷首语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文体之一。如何才能教出特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依据每篇文章的特点,恰当地解构文本,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案,则是一种机智的选择。

依“文”而教  教出特色

 

 
——说明文语言教学的思考
 

文/袁罗飞

《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指出: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特色;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学习;要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翻阅小学中高年级课本,收录的说明性文章涉及了众多的科学文化领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了解说明的方法与作用,还要领悟文本内部的语用规律和言语“秘诀”,并且能做出得体的表达。学会阅读说明文已成为学生自身生活与语文学习的需要。

那么,说明文教学该如何立足语言,既扬“科普”之名,又显 “语文味”之实呢?下面我就结合公开课《鲸》的教学和平日教学的收获来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语言的准确形象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本质的文章。说明文的语言简明、准确、缜密,是训练学生正确选用词语、准确描述事物的好素材。

1.比较,体会表达效果

如何让学生感悟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缜密,比较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课堂上

组织学生沉下心来,比较着读,在细细的比较品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就品味出了作者用词的精准。

比如,《鲸》中,针对“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中的“目前已知”、“约”的教学,我采用“删掉”、“增加”这个词语,让学生比较着朗读体会。这一看似不经意的比较,其实巧妙地促使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反思,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思考这一些词语在言语内容上传递出的意义,产生了怎样特殊的表达效果。于是,当老师再请学生发散思维,找找文中类似的词语时,学生就容易了许多。

比如,教师在教学《松鼠》时,让学生画出《鲸》和《松鼠》的重点词句,对比阅读。

选取典型语句汇报交流,通过比较,充分了解两篇课文在内容及表达方法上异同后,重点引导比较、感受语言的特色。有了比较,学生了解《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它与《鲸》的语言风格不同,《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松鼠》的语言生动传神。作者借助比喻、拟人的手法对松鼠的特点作了形象化描写,将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完美结合,从而引发读者联想,感受到松鼠的美丽与乖巧。

2.归整,关注表达方式

把同一结构或相关内容进行归类,既能省时高效,又能逐步使语言储备结构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完成全文范围内,圈划表示语言准确的词语后,我们老师还可以引领孩子把表示同一方面的语言进行归整。

【案例】

 师:课文中哪些词语、句子,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摘录,教师边巡视,边适时干预、引导。学生全班交流时,先交流“文中的例子”,再归纳出属于“语言准确”的哪一方面,合作梳理表格内容。

除了以上四方面,你还发现了什么方面?试着填一填。

学生交流:程度、特征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评价中小结,可以从时间、数量、范围等角度去领会语言的准确性。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仅关注了内容,更关注了表达的方法。学生找一句话,辐射到同一类语言运用现象,从而真正把握这一语言运用的规律。方法学会了,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达到学一篇辐射到学一类的效果。就这样,通过适时的引导,学生自然就关注了文章语言的精确,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关注了表达方式。通过理解表达方式,又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两者相互促进,从而实现了理解与训练的有机结合。

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品味语言的生活味

学一篇课文,当然要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内涵。但从学习语文的角度讲,仅仅理解课文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关注言语形式,领悟表达方法。因为理解内容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领悟表达方法解决的是“怎样写”的问题。

1.熟悉的意象

 在《鲸》的第一段,为了说明鲸很大,作者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在教学中,我们一般分这么几步走:学生找到了这两句话,先读一读,再介绍这两句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接着说说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至此,教师的引领、学生的感悟就停止了。但实际上,对于五年级学生,这还不够。我们教师在研究教材时,还可以再往前走一步,再提出个问题:为什么不选其他动物与鲸比较,偏偏选大象呢?学生结合课外知识思考后发现,大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作者选择大家都熟悉的意象,可以激活生活经验,使之与文本发生碰撞,可以更容易想象出鲸的大。这又是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点。

2.生活的场景

同样,作者为了表达鲸的嘴很大,这样写“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四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是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每个学生对此都有丰富的体验。因此,当作者用“四个人围着桌子在它的嘴里看书”时,学生轻而易举就能想象出它的范围,但至此还仅仅是文本内容的理解。因为学生前面感悟了“作者选择熟悉的意象”这一写法,有了铺垫, 再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思批注,进而感悟到作者通过“假设生活场景”这一写法,把握语言选择的生活味就水到渠成了。课堂上,教师把着力点放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主线上,通过正确语言,使文本内容理解的同时,促使思维逐渐缜密。

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紧抓语言的实践性

全国小语专家吴忠豪教授再三强调,当前语文教学要做到五个走向:走向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走向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走向语言的积累;走向学生的阅读实践;走向科学的语文知识与方法学习。的确,在“转型期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跳出讲读课文模式,让学生从“教会”变成“学会”,课堂上需要组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语文学习的脚步才走得更为坚实。

1.转变角色自述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复述”的解释是:“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教学方法之一。”复述课文,是一种基于文本的个性表达。复述课文的过程不仅是课文语言内化的过程,还是学生的听、读、思、记能力的训练过程。

《鲸》这篇说明文,段与段之间结构十分相似。而在《语文课堂作业本》第6题中要求:

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倘若我们在每个课时的设计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以小组合作、班级展示的形式,组织学生口头上先说说,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以说好做铺垫,写才能更有条理、严谨。学生边听他人的复述,边思考整理自己的复述语言,在说的基础上,再动笔写一写,每个学生写出来的材料质量也会较高。这样的课堂紧紧围绕“学习活动”这一主线,展开“感知----深化---运用”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达成学习目标。从内化吸收,到重组利用,最后是外化表达。  

2.设计表格区分

设计列表填空的方式来把握说明文,既可梳理课文内容,又显示了语言的条理性,便于学生理解。《新型玻璃》一文作者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表格,训练学生说明文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通过表格的填空,学生不仅记住了五种新型玻璃的不同特点,还能掌握有条理地介绍事物的方法,也为接下来迁移仿写自己发明的玻璃作了充分的铺垫。

 

总之,说明文教学要根据体裁特点,依“文”而教,站在语用的角度对教材进行透彻的解读,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 从课文中寻求训练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最佳点,教出说明文的特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