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名师工作室召开线上课题工作推进会
发布时间:2022-7-28 15:33:16 浏览次数:233

根据课题实施计划,5月13日,张蕾名师工作室召开线上省级课题工作研究推进会,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线上会议。
  主持人张蕾首先说明了本次会议的意义和目的,并要求课题组教师注重积累,加强学习,边学边实践,边归纳小结,进一步丰富完善课题组的资料建设,以推进课题研究进度。平时多在“专研教材、突破创新"上下功夫,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静下心来、团结合作做好课题研究,让“深”思考,带来“深”研究,展开“深”总结,达到“深”提升,获得“深”成果。

  主持人就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学习心得体会、实践感想,组织大家线上展开交流研讨,互相交流学习,进一步明晰思路,碰撞思维。

随后,在主持人的组织下,课题组成员结合日常对课题的学习研究,纷纷写下了学习感悟。

文言文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汉语的源头,更是古代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和文化遗产。它的语言简约而凝练,布局独具匠心,思想内涵深邃又富含深刻审美情趣。然而,时代的差异,语言的发展,致使现在使用的汉语与文言文有了很大的差距。如今,文言文重回小学语文课本,这让小学生学习文言文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也是给了执教的老师们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小学生而言,相较于现代汉语,文言文更加难以理解。同时,当前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呆板、教学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低下的局面。因此,研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如何与文言文教学相辅相成,成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学好的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居家办公这段时间的学习,对如何在文言文课堂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我想以一个课例来谈谈。比如《两小儿辩日》是六年级的一篇经典文言文。那么课前可以先要求学生课前上网去查找各种与太阳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课外延伸的环节“关于太阳”,老师可以将在网上查找了关于太阳的诗词、歌曲、散文、知识短文,知识短片等各种形式的资料制作成一个交互性较强的课件。这篇文言文并不难懂,加上学生课前查找了不少资料,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进行的很顺利,学习后对“关于太阳”的话题拓展得很开。在学生展示完自己的收获后,也可以请同学们看老师的制作,同学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就容易养成自己通过多媒体网络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学生动手能力强了,收集的资料多了,信息量也随之增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相应提高。         

                                                        ——张蕾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四个重要方面,小练笔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也同样十分重要。借助于“互联网+”的资源以及技术优势,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创意改写。创意改写是一种高层次能力,需要搭建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把控、理解上,学会内化主题、转换文体。改写可以是换文体写作,也可以是简单的“扩写”“缩写”,也可以是替换内容创作等。初次尝试改写古文,虽然文笔稚嫩,但这是对课文内容学习或是对文言写作手法的延伸,经过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把控能力、写作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如果学生学着将这种创作态度引入生活,就能更好地体验美的产生过程,在“用”的活动中提升自我。做到文言文的“学与用并重”,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要在教师的引领下,以课本为切入点,延伸学习内容,主动阅读与之相关的课外内容,尝试改写古文,慢慢坚持,根据自己的学习盲点不断改善学习方法,在长期坚持下,自然能够体会文言文的“美”。教师辅以创设公众号、美篇等多元平台,及时刊载展示分享学生改写作品,学生的文言创作兴趣自然提升,文言创作的质量也定会随着数量的累积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积极构建“互联网+文言文”的教学新模式,不断探究互联网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发挥互联网资源的优势,为小学文言文教学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徐耀志

 

现在网络上很流行一个词——沉浸式,意思是非常认真地投入到一件事当中,沉迷于此。我想文言文教学也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意境,一种氛围,能让学生达到文言文的“沉浸式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式,特别是多媒体等教学新手段,帮助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主动探究所获得的知识要比老师死板灌输牢固得多,而且通过主动探究,学生还学会了总结规律,融会贯通,既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能力。那么,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呢?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种方式:自主预习,情境创设,合作探究。以《司马光砸缸》的教学为例,我们在讲课之前,可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先预习课文内容,若有阅读障碍,可借助工具书或网络资源自己解决,了解整个故事情节,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可以是普通讲故事的方式,可以是讲评书的方式,甚至可以是说唱的方式。这个预习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设计师生互动式课件等方式,创设学习情境,拉近学生和课文之间的距离。学习完课文后,还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舞台情景剧,这便是进一步合作探究的过程。文言文教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方面,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有一条宗旨:让学生成为主体,成为主动者,主动去汲取知识和营养,这样学生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祖国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得到传承和发扬。

 

——代俏梅

 

如果说语文课堂是美的,我想说最美语文课堂还是古文的课堂,因为古文的课堂任由我们想象,优美的文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多运用一些口头表达,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时还可以让学生试着与人物进行对话。如《两小儿辩日》中可以这样设置:我想对两小儿分别说:         。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这篇古文的真正涵义。甚至还可以在学生对全文的情感有了整体把握后让学生穿越时空与作者对话,比如《伯牙鼓琴》:俞伯牙如此的深情,我想对他说           。 

    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还可以让学生练习写诗。同时在学生练习写诗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更多的指导与表扬,让学生在鼓励中获得进步,在进步中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欣赏文言文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的目的。

 

——吴志娟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载体。它诞生于远古时期,用一种不同于现代白话文的方式阐述着中国古代文明。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不仅有助于掌握和运用汉语言的基础知识,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加文化自信。故文言文有效教学是必要的,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具有必要性。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教师在教学上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做到情趣兼得,学生自然会乐学,从而达到易学、善学的效果。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想要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搜集海量的素材,有图片、音频、视频、拓展资料等。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我先创设情境,出示一张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苗的田地图,图片一下子就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之后再告诉学生田边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故事,由此导入课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勾起了,巧妙地将学生入文言文的学习中,为孩子种下一颗传承文化的种子。

 

                                   ——龚瀚青

文言文可以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言文是十分陌生的,不仅难读,更难懂。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可以多重视朗读,新课程总目标下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千百年来人们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和好经验。语文课的教学诵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文言文的韵律感很强,特别适合朗读。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为根本,达到学生理解文意、积累语言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不深入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独立读通文言文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此,首先要求老师范读,学生在反复听读中,初略感知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大体的文意。接来,教师教学生读,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因为对文言文接触得较少,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对一些难懂的句子进行断句,分析、以帮助学生停顿和理解大意。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所以诵读法是教读文言文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诵读中解决文字障碍,在诵读中激发阅读兴趣,在诵读中对话文本内容,在诵读中慢慢领略文言文的韵味。

 

 ——万娅超

 

此次课题工作推进会,让课题组成员进一步理清了教研思路,明确了研究方向,更大限度地激励了大家在教研的道路上,携手上下而求索的决心。待到疫情结束,我们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