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发布时间:2022-3-26 19:58:02 浏览次数:702

一.

1·先请大家来猜一猜:老师说的是哪一种动物。

第一题:“峻岭崇山任去来,雄视天涯混沌开。不意一声长啸后,飞禽走兽列班排。

第二题:“混沌初开人揖别,星移斗转总牵魂。一从大圣成仙后,千古风流说到今。

第三题:传说中有这样一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你知道是什么鸟吗?(生:这是《庄子》中写到的一种鸟,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只歇息在梧桐树上,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喝甜美的泉水,是百鸟之王凤凰。)

太棒了,一题都难不倒聪明的你!即使百兽之王、百鸟之王、齐天大圣在你面前,也会自惭形秽哦。可爱的你问我为什么?答案在下面这篇小古文里。

二.

1.先听老师读一遍,注意听清每一个字的读音。

2再跟老师读一遍,老师读一句,你跟一句,要求读准确,读出节奏。

3小朋友们读一遍给同桌听。

4朗读的时候,“飞禽/走兽”之间可以停顿。据《尔雅》,“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飞禽”指飞翔的禽鸟,泛指鸟类;“走兽”指奔跑的野兽,泛指兽类。

5.这些动物,有同样的生活习性,饿了知道去吃,渴了就会去喝,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自己休息的场所。可以这样读: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6提问:其异者,能为人言?这些更灵异的动物,还能按照人的指示去行动。这是指什么动物呢?(说的就是鸽子、狗)

7在古代有飞鸽传书,鸽子被用来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到底靠什么在导航?它们的脑子里究竟有怎样的信息定位系统?直到现在,训练有素的狗还可以用于军队和警察部门来解决刑事案件……文中““其异者,能/为人言”。”不妨用略带惊讶的语气读好这一句。

8那动物再聪明,能比得过人的智慧么?(大家发言)

记得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讲了一个屠夫与两只狼争斗的故事。两只狼非常贪婪,吃完屠户扔给它们的骨头后还想吃了屠夫,竟然也会使诈:当屠夫退到草堆时,虎视眈眈的两只狗分散行动,一只在屠夫前面假装睡觉,麻痹屠夫;一只假装走开,其实是绕到草堆后面打洞,企图前后夹击。最终被屠夫识破诡计,顷刻之间杀死了两只狼。作者在文末感慨:“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意思是: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礼记·曲礼上》也有言:“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飞禽走兽再灵异,终归一直不如人,因为不知道读书的缘故。请注意两处停顿,并用喟叹的语气读:“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9 因为读书,人类有了知识,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造。“人不读书 ,则与禽兽何异?”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如果不读书,那么和禽类兽类有什么分别?言下之意,人不读书,跟禽兽没什么两样。人不读书,跟禽兽一模一样。作者用反问语气,句子读的时候要重音强调“何异”。我们一起来读好最后一句:人/不读书 ,则/与禽兽/何异?

三.

1带着新的理解,我们再一起琅琅读一遍,注意停顿与感情:

2接下来老师和大家玩个游戏, 老师说人的行为,大家说动物,要用文中语言回答。

人饿了就吃饭,渴了就知道饮水。

生: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

人,会建造房屋作为休息的地方。

生: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人,会用语言交流。

生:其异者,能为人言。

人会读书,积累知识,不断创新。

生: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对答如流啊,真是了不起!小朋友们,飞禽走兽不知读书,这正是人和禽兽不同的根本所在。所以之前老师说,即使百兽之王老虎、百鸟之王凤凰、齐天大圣孙猴子在大家面前,也会自愧不如哪。“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