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
发布时间:2017-11-23 7:05:00 浏览次数:589

1.(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那首动人的乐曲就源自于一个动人的故事(板书:伯牙绝弦)

2.请生读题,很好,“弦”很难读,读得很准。全班齐读题。

3.《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课件出示课文,教师配乐朗诵)

4.想读吗?请自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5.点生读。(哪位同学来试试?字音读得很准,课文也读得很流利。)

6.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还要准确断句,恰当停顿,这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出示断句课文)老师帮你们在课文当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做了上记号,我再请一位同学试试。(表扬:读善哉)谁再来试试?(你读得很认真,也很重视停顿。)其实我们在读文言文停顿时,要做到字断气连。比如这句:峨峨兮若泰山(出示句子,师范读)(点三名学生读),“峨峨兮若泰山”字断气连,大家一起来(齐读)。

7.那么下面一句应该也会了吧!(出示:洋洋兮若江河)(请三名学生读)洋洋兮若江河起(齐读)。

8.最难的是这句“伯牙谓再无知音——终身不复鼓”(出示句子,师范读)(请两名学生读)

9.整篇文章自己连起来试一试,看看自己能不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来。自己读一读。(再次出示课文)

10.我们一起来试试(全班齐读)

11.刚才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就要读懂课文。我们已经学过《杨氏之子》,那么谁来介绍一下学习文言文有哪些好方法?(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去理解)学习文言文有很多的方法,但是看课文的注释是学习文言文是最重要、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12.现在老师就请你把课文注释中出现的字词在课文中圈出来,自己读一读字词的意思,然后再灵活的选择其它方法(出示课件:借助课文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请教同学、老师等……),把整篇课文的意思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3.(大家可以一边圈一边说)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绝(课文的注释中有)就是——(断绝),那么课文题目连起来呢?(伯牙断绝琴弦)

14,伯牙就是——(板书:俞伯牙)他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课文的第一句话就做了介绍,一起读。这个“鼓”课文的注释中也有,就是——(弹),那么善呢?伯牙就是一个善长弹琴的音乐家。我们再来联系课文的题目——伯牙绝弦,此时,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点三名学生提问?)

是啊,他既然那么爱弹琴,那么他绝弦是为了谁,为什么要绝弦,绝弦又意味着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一下子涌上了我们的心头。(板书   绝弦  ?)这些问题在课文当中只用了一句话就做了解释,这句话请你找出来。(点生答)根据刚才的自学,(出示句子)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特别是红色标注的这几个字,“胃”就是——(觉得);“乃”就是——(于是)(我们在杨氏之子里面学到过);“复”就是——(再),那整句话的意思是——(钟子期死了,俞伯牙觉得这个世界再也没有知己了,于是他就捽破琴断绝弦,一辈子不再弹琴。)

15.这句话意思读懂了,那么刚才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俞伯牙是为谁而绝弦?(板书   绝弦  钟子期)

伯牙绝弦是因为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板书 知音),伯牙绝弦意味着终生不复鼓。

因为知音,视音乐为生命的伯牙竟然破琴绝弦,那么,什么是知音呢?(知音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15.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感受到了子期是真正了解伯牙的人呢?(生答)

“志在高山”课文中的注释里有,就是——

这里的“志”,就是——

子期是多么善于倾听呀!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的时候,子期透过琴声听出来了,情不自禁的赞叹到——(出示课件)“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情不自禁的赞叹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好啊!

16.那这里的“善”还是善长、善于的意思吗?请你完成以下练习。(出示:A.善长 善于   B.良好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2.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就是好,加上一个语气助词“哉”,这种赞叹之情就更强烈了。你能不能也像子期一样来赞叹一番?就读“善哉”。(点两生读“善哉”。)

这里还有一个语气助词也起到了加强表达的作用,是——“兮”。

读着“峨峨兮”,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巍峨的泰山、高耸入云的泰山)

透过“洋洋兮”,你又看到了怎样的长江黄河要?(奔流不息的黄河、波涛汹涌的长江)

这“峨峨兮”就是巍峨兮,这“洋洋兮”就是广大兮、浩大兮。古人善于用叠词来表现,你觉得怎么样?(感觉更加强烈了)

用上了叠词更有气势、更有韵味了。来,把这种气势和韵味读出来。谁来试试?(出示句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咱们一起来读第一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下面一句呢?(出示句子: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点生读)

一起来。(齐读)

17.是呀!泰山是五岳之首,那峨峨兮就是孔子的——(出示句子: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那峨峨兮就是杜甫诗中的——(出示句子: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那洋洋兮就是李白笔下的——(出示句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多么雄伟,多么有气势呀!让我们把这种气势读出来。(老师引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8.古人常常以琴言志,把自己的心声、志向融入到琴声当中。伯牙用琴声表现高山,他其实想表达的是自己那像高山一样远大的志向;用琴声表现江河,其实是想表现自己那像江河那么宽广的胸怀。这些,子期都听出来了吗?那子期赞叹的仅仅是琴声里的泰山、江河吗?他所赞叹的还有?(伯牙远大的志向,伯牙那高尚的情怀)

是呀!子期赞叹的还有伯牙那浩浩然的鸿鹄之志,和坦荡荡的君子情怀,这就是知音。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把知音情怀表达出来。(出示全文,全班齐读。)

19.既然伯牙那么善于弹琴,那么他的琴声里肯定不止“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里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呢?请完成下面练习。如果有困难,你可以看看老师给你的提示。

照样子,写词语

泰山峨峨         江河洋洋

白雪(         青风( 

明月(         春雨( 

雷声(         炊烟( 

……

好,我们一起来看。白雪我们可以说——(皑皑、茫茫),清风——(徐徐),明月——(浩浩、皎皎、朗朗),春雨——(绵绵、沙沙),雷声——(阵阵),炊烟(袅袅、缕缕)。

这些都是描写自然景象的词。现在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一起去感受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的和谐画面。(出示:伯牙鼓琴,志在白雪,钟子期曰:“善哉,皑皑兮若白雪!”

伯牙和子期他们还会怎样默契的一个弹一个听呢?请同桌合作,用上上面的词语,一个作伯牙鼓琴,一个作钟子期听琴。

哪一对知音先来?

只要是伯牙想到的,钟子期必然得而赞之,这就是(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念”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想”,和我们刚才的哪个字意思是一样的?(志)

他们就是这样一对心灵相通、智趣相投的朋友。这就是——知音。

20.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这对知音相遇的故事。相传那时候,伯牙在船上鼓琴,钟子期在岸边听琴。后来,伯牙把子期请到了船上,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的时候,(出示句子)钟子期得而赞之:“——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的时候,钟子期又得而赞之:“——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就这样,一个名满天下的音乐家和一个山野樵夫成为了知音。他们相约第二年的中秋再相见。可是,世事难料,还没等他们相见,子期却不幸染病去逝。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操起他心爱的凤尾琴,为他这一生中唯一的知音,弹起了那首《高山流水》,但是,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子期再也不会对他说——(),当伯牙志在流水的时候,子期再也不能对他说——()。伯牙干肠雨断,于是他就(出示句子)——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理解了伯牙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这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齐读)

21.伯牙仅仅绝的是弦吗?对视音乐为生命的伯牙来说,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在断绝(他的梦想、他的前程)。人生难得一知己,用一首乐曲来表示,那就是《高山流水》。(播放音乐)让我们伴着这首动人的乐曲,再来读读这个动人的故事。会背的同学,你带着情感一起背。

22.同学们,人生难得一知已,我们更要珍惜朋友间的情谊。

23.好,同学们,下课的时候,大家可以找找《警示通言》中的《俞伯牙捽琴谢知音》,搜集有关知音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