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缓》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9-21 12:30:52 浏览次数:774

一人性缓  教学设计

导入

师:分享故事。有一天,我看见我的一个朋友穿了一双新鞋子,非常漂亮,就问她:“给我看看你的鞋,多少钱呀?”她拿起一只鞋子给我看,说:“五十……”“哎呀,这么便宜这么好看的鞋子,我也去买。”我赶紧放下鞋,拔腿就去了商场。到了商场,找到那双鞋,一看价格,一百!我急了,对售货员说:“你们有没有搞错?我朋友昨天刚在你这里买的,才五十块钱。怎么今天就涨到一百块?”可那个售货员坚持说,这鞋一直就是这个价格。气死我了。我掉头就回来了。朋友见到我说:“你怎么那么性急啊,我话还没说完呢。”她拿起另一只鞋:“我这一只也是五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性急,急性子(你看,我这个急性子莽莽撞撞的,这不闹笑话了,不好不好)

 

组词法

师:那慢性子好不好?

师:不要轻易下定论。我们来看一个慢性子的故事。

(出示)一人性缓。

师:(师先读此句)什么意思?

师:句子里没有“慢”字,你怎么弄出个“慢”字来?

师:聪明,由“缓”想到“缓慢”,就明白了意思。那么,句子里只有一个“性”,你弄出个“性子”,也是这样的方法?

师:“一个人性子很缓慢”是我们现在的话,而古时候的人则说:“一人性缓。”不过,我们也能读懂。因为我们刚才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词语?

师:好,咱就命名为“···组词法”。

猜测法

师:这个人性子慢,他看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呀?请看——

(出示)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

师:(师先读)什么意思呢?

师:这里没有“很多”这个词。你怎么知道的?

师:“共”组个词,可以是——共同。

师:说明是很多人在一起。“···组词法”又用上了。继续看。发生了什么事?

生:看见有人的衣服尾巴被火烧着了。

师:裳,我们可以组词——衣裳

师:那“尾”呢?组个词叫——尾巴。

师:这里就要变通一下了,衣服尾巴其实就是——

生:衣角。

师:是衣服前面的角还是后面的角?

生:后面。

师:哦,所以叫“尾”。古人穿长长的袍子,被火烧着了也没发觉。

师:慢性子人看到了,(出示)乃曰:

师:什么叫“乃曰”?

师:“曰”就是“说”。那“乃曰”呢?谁来猜一猜。(敢猜就很好)

师:这回猜对了!“乃曰”就是“就说”“于是说”。说就说呗,“曰”,不就行了吗?可这个慢性子就是不一样,偏要“乃——曰”,他怎么“曰”又会“曰”些什么呢?谁来猜猜,“曰”给我听听?

师:(生发表意见)

师:大家看,还没看到后文,我们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猜测,这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还让我们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后面发生的与我们猜测的一不一样,真是想想就让人激动呢!谁来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猜测法

 

注释法 拆词法

师:咱们看看文中的慢性子是怎么说的。

(出示)“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

师:(师先读)这和我们猜测的八九不离十了呢!谁来说一说什么意思?

师:你用了组词法。那后面一句话呢?

师:是这个意思。看来这个组词法还挺好用。不过,这里有个词“不然”怎么理解呢?当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往往还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出示注释)哎呀,一不小心又发明了一个读古文好方法——···注释法。

师:这个“然”,是“这样”的意思,我们现在说的“当然”“不然”和“然后”的“然”,其实都是“这样”的意思。   

师:那么“不然”:我们把它拆开来理解就是——不这样。(拓展:当然、然后)

师:对啊,之前我们用组词法来理解意思。这一回我们把一个词拆开来理解。这个法子,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

师:好,···拆词法诞生了。(板书:···拆词法)

师:拆完了“不然”,再拆“然则”——这样的话,那么

生:我说呢怕你性急,不说呢怕你受伤,这样的话呢那么是说呢还是不说呢?

师:这样理解就非常清楚了。我还要请你们注意一个字,我们说的“是”意思是——表示判断。那么有一个词叫——,这个“是”是——对。

师:那么“非”就是——不对。

师:真好!这样我们知道了,“是说出来对呢,还是不说出来对呢?”这个慢性子很犹豫。

师:“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呢。

师:整个这句话谁来读读?

(生读。师相机纠正。生读得很投入。)

 

联系生活法

师:那个被火烧着的人听了,什么反应?

(出示)人问何事?

师:对,他会怎么问?

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

师:哦,这是一个现代人跟古代人的对话。

师:你有何事?

生:不要吞吞吐吐,但说无妨。

师:有古人的味道了。然后——

(出示)曰:火烧君裳。

生:火已经烧了你的衣裳。

师:这个人一听会有怎样的反应,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出示: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

(师读。并告诉学生“遽”读jù,领读两遍。)

师:这里有个“遽”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联系生活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样收衣?生:“遽”就是“立刻”的意思。我们又多了一个好方法···联系生活法

师:遽收衣而怒曰,急啊!一起来读一读。(语气急促)

师:看到那人生气了,慢性子要好好解释一下,他会怎么回答呢?

生:(尽情猜想)

师:猜得真准呀!你们已经很了解这个慢性子人的特点了。

 (出示) “我道君性急,果然。”

师:用拆词法,“果然”意思是——果真这样啊。

 

上下联系法

师:这篇小古文出自《明清笑话集》,很好读的吧?你们真的读懂了?那我来考考大家。

师:这么多人,是不是有一群人啊!不是,他们都是谁?

师:对,那你是怎么确定哪一个人是哪一个人的呢?是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取个名字生···上下联系法。  (板书:···上下联系法)

读一读 演一演

这个故事好玩不好玩呀?

师:这么好玩的故事能不能读好它?

师: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要把对话读好。

自己读一读

(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三人合作演一演

师:太好了。慢性子慢的感觉出来了吧。

写一写

面对慢性子的解释,你觉得那个被火烧的人会怎么说?

试着用古人说话的方式,写一写。

生:凡事要分清缓急。当缓则缓,当急则急。

生:吾不怪汝。但今后遇事定要分清轻重缓急。

师:说得好啊!

 

读完这个故事,你会发现,用上今天大家自己发明的方法,我们不仅能读懂古文,还能穿越千年,用古人的方式与他们对话呢!真是一次愉快的体验。那大家以后遇到古文,不仅不会害怕,想到又可以穿越了,甚至还会有点小兴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