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研修日记(二)
发布时间:2019-7-14 10:44:52 浏览次数:559

        今天是培训的第二天。授课老师是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的副校长陈铁梅和通州区育才中学的丁卫军老师。两位老师的大名我是早有耳闻的,但仅限于从《小学语文教师》等专业杂志略知一二而已,当时已是心生膜拜,却不得亲近。现在,他们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并与我近在咫尺(我坐第一排),真有点小激动。二位老师貌不惊人,但口绽莲花,让我感受到专业的精神、坚持的力量、底蕴的深厚和名师的风采。果然是名副其实的名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1、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陈铁梅老师形成了“审美人生教育”的教学主张,丁卫军老师确立了“简约语文”的教学主张。虽然二人的学科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能聚焦课堂,扎根教学现场来落实自己的教学主张,缔造工作室的价值内涵。所以,作为一个工作室的领衔人,首先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课堂上扎根。反观自己,我有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我的教学主张又该如何在课堂上落实?

        2、要理清工作室存在的意义。陈铁梅老师认为,工作室的本质就是成人之美,实现生命成长,互惠互赢。它应该是精神共同体,思想共同体, 应当成为优秀教学成果,丰富教学智慧的集散地 辐射源,成为学科教学的开发区、示范区;成为教师展示卓越风采的T型台,大擂台;成为教育科研行为的智慧团和指挥部。我认为这是对工作室本质的清晰认识和全面概括,我深以为然,并要努力践行之。

       3、要把握工作室推进的节奏。陈铁梅工作室和丁卫军工作室一路走来,都遵循了相似的一条路径,那就是:借势,招兵买马--组建团队--到建立根据地--架构文化系统,建章立制--开展活动,砥砺前行。同时,为了让工作室能发展得更好,他们都有各自的创新立脉之举 比如陈铁梅的做法是建二级工作坊和开展课程项目化研究。建立工作坊可以为工作室成员提供更高的锻炼平台和历练之所,减少成员的倦怠和无力感。项目课程化,是陈老师根据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要求而开展《世界百幅名画欣赏微课程》研究活动,100多节微课程很好地体现了“审美人生教育”的教学主张,并具有较高的品质和推广价值。听完,我动了点念想,如果条件成熟的话,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录制有关语文方面的微课程呢?比如:《百首世界名诗欣赏》、《百篇小古文学习》之类的微课程呢?

       4、要让成长看得见。育才中学的正高级教师丁卫军,人称“通州小丁”。他指出自己成长的五个路径,那就是阅读、课堂、写作、课题和团队。我想,这不仅仅是丁卫军老师个人的成长路径,也应该是所有名师们的成长秘诀之路,就在每个人的脚下。可是,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到达终点,如愿以偿。为什么?相比他们,我缺少坚持和自律。所以,作为工作室的领衔人,就应当率先垂范,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唤醒团队成员们的成长自觉,来引领他们成长,甚至去逼着他们成长。当他们的成长看得见,当他们的收获看得见之时,成员们才会有更多的激情和热情,团队也才会变得满园春色,繁花似锦。

        最后引用陈铁梅老师说的一句话与君共勉:成功不是你能左右多少人,而是很多人在你左右!一个人可以走很快,许多人却可以走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