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如何做到共读共悟——以小学语文课文《最后一头战象》为例
发布时间:2020-3-11 23:20:40 浏览次数:619

摘 要

在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中,师生共读共悟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才能实现师生共读共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最后一头战象》为例,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做到师生共读共悟,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阅读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经典阅读的熏陶,通过“师生共读”,实现“师生共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其语文素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如何才能实现师生共读共悟?我认为,除了强化朗读感悟,了解写作方法之外,还应该特别注重三个教学环节:链接阅读,让课内课外阅读做到充分结合;细节剖析,重点段落进行反复对比阅读;启发共鸣,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

 

为了充分说明我的观点,下面以《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作为案例。

 

《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先生写的一篇动物小说。它着重写动物情感世界,但写法不同于本组其他记叙文和童话。这篇课文中的主角是一头大象,它不会像人一样说话、表达,可在沈石溪先生笔下,它的一言一行却深深打动着读者。

 

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反复阅读课文,并通过链接阅读、细节剖析和启发共鸣,在逐步形成师生共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动物行为背后的情感,帮助学生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真正实现《教师用书》为该课文设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链接阅读,让课内课外阅读做到充分结合

 
 

 

把“链接阅读,课内课外阅读结合”作为实现师生共读共悟的第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不仅仅是要充分落实“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的语文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能够让语文课阅读教学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明确提出摒弃碎片化的阅读,要强化整本书的阅读,让读经典、读名著成为学生阅读的新常态。对此,选择性、经常性读经典、读名著就一定要成为老师阅读的新常态。我在教授《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之前,自己就认真阅读了“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先生写的一本同名小说《最后一头战象》。通过提前阅读,我了解到课本中的这篇《最后一头战象》是经过改编后被选入的,为了适合小学生学习,文章做了一定的删减。如“我”和波农丁为什么要跟随嘎羧到打洛江畔和百象冢,如关于象冢的介绍等,课文中都没有提到。

 

当然,老师仅仅提前阅读、延伸阅读还不行,还必须指导学生提前阅读延伸阅读。因此,在教授《最后一头战象》一文的一个月之前,我便特意利用班级“好书推荐会”的机会,隆重地向学生推荐阅读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一书。之后,我又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阅读分享时间,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鼓励学生给大家朗读自己在阅读《最后一头战象》过程中最喜欢的情节,分享自己的感受。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与学生交流阅读的收获。

 

细节剖析,重点段落进行反复对比阅读

 
 
 

 

和学生一起进行文章中的细节剖析,对重点段落进行反复的对比阅读,同样是实现师生共悟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中很多细节写得非常生动、细致、感人。

 

比如,在衰老的嘎羧预感到自己生命快走到尽头时,文中描写到:“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第二天早餐,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比如,嘎羧重回百象冢在“坑中长眠”时,文中描写到:“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对这些段落进行反复对比阅读。正是这些反复出现的动作细节,展现了一个重情重义的嘎羧,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嘎羧;正是这些生动细节,凸显出具有强烈震撼力的行为力量,使“我”和波农丁放弃了捡象牙发横财的初衷。总之,细节剖析,对重点段落进行反复的对比阅读,带给我和学生的不仅有感动,还有敬佩。

启发共鸣,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产生共鸣

 
 

 

启发共鸣,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就是要让学生做到始终关联情节,始终关联嘎羧的行为,并通过透视嘎羧的行为,真正走进嘎羧的内心;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嘎羧内心的分析,了解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真实意图和情感。这样做,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素养,最终实现其精神成长,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之前,为了启发共鸣,我为学生选择了两个关于嘎羧行为的细节,并提出“此时的嘎羧,心中会想些什么呢”这样一个问题,做成两份学习单发给学生,让他们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学习单1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此时的他眼前仿佛看到( ?)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去,在坑里继续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学习单2

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此时的它一定在想:( ?)。半夜,嘎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鸡叫头遍时,终于,一切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学生在完成两份学习单的过程中,都能做到静静地思考,入情入境地想象,并写下与课文情节(结果)相关联的话。在第一份学习单中,学生们一致表示,此时嘎羧的眼前“仿佛看到曾经战斗的画面”。大家对第二份学习单的感觉是,嘎羧这样不停地挖着,此时的它一定想尽快“陪在战友身边”。

 

有了这样的感受和共鸣作为基础,接下来,我便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我”和波农丁的情感变化。我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我”和波农丁为什么没有捡象牙?并让学生分男女生朗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使学生明白了嘎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重要的还有敬佩。他们还结合课外阅读,从原文中找出这样一段话回答这个问题:“我对嘎羧肃然起敬,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称之为人的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

 

这种对文本主题、对作者感情的理解,真正达到了师生共悟的目的,对于学生今后的独立阅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符瑛 北京市力迈中美学校

(见《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年第7期)